收集职务侵占犯罪的证据思路 |
发布于 2022-02-09 |
职务侵占罪,是指公司、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,利用职务上的便利,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,数额较大的行为。 (一)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申辩 1、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。 2、对◥犯罪预备的供述。包括: (1)侵占起◢意的时间; (2)为↑实施侵占所做的准备; (3)拟用侵占手段。 3、对犯罪过程的供述♂。包括: (1)犯罪嫌疑人在其所在单位的职务范围、职责内容、操作规∏程等; (2)被害单位「的财物管理制度; (3)实施侵占↙行为的的时间、地点、参与人、经手人; (4)实施侵占行为的方法、手段(特别是如何利用主管、管理、经手的职务便利)、次数、数额; (5)被侵占财物的来√源㊣ 、形式、数量; (6)被侵占财物的用途、去向; (7)职务侵占行为有无被发现及↓何时、如何被发现; (8)对后果的々认识程度、主动程度及侵占财物的归还情况; (9)犯罪嫌☉疑人的经济状况。 4、犯罪主观情况。包括: (1)犯罪◥嫌疑人主观上通过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(非法占有本单位财▓物); (2)刺激、促使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的内心起因、思想活动(纠纷、泄愤、生活困难、债务缠身、追逐享乐∩等)。 5、共同犯罪情况。包括犯意★的提起、策划、联络、分工、实施等情况,以及ζ每一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地位和作用。 6、对影响量刑的供述与辩解。包括ζ 犯罪嫌疑人对有罪无罪、法定从重从轻情节的供述及辩解。 (二)证人证言 1、被害单位主管人员、财务人员、经手人员证言。包括: (1)犯罪嫌疑人在单位的职务范围、职责内容、操作规程等; (2)被害单位的财物管理制度; (3)单位财产被侵占的过程; (4)犯罪嫌疑▆人侵占财产的手段、方法(特别是如何利用职务便△利); (5)被侵占财产◆的数量、来源、去向、归还情况。 2、知情人证言。包括: (1)犯罪嫌疑人侵占财产的手№段、方法、主观目; (2)被侵占财产的数量、来源、去向、归还情况; (3)犯罪嫌疑人的经济状况。 (三)物证、书证 1、物证。包括: (1)查获的涉案财物及照片; (2)嫌疑人用¤侵占的财物购买的物品及照片等。 2、书证。包括: (1)与案件有关的合同、收据、借条、欠条等; (2)犯罪嫌疑人所在单位的资金支出的财物账目及银行※记录; (3)犯罪嫌疑人所在单位的证明材料(如被害单位的企业注册登▼记资料); (4)犯罪嫌疑人在单位的职务,职务范围、职责内容、操作规程〖的证明材料; (5)被害单位的财物管理制度; (6)被侵占】的财物用于非法活动的证明材料。 (四)鉴定意见 包括: 1、犯罪嫌疑人伪造笔迹的笔迹鉴定; 2、涉○案财物的价格鉴定; 3、涉案↓金额的司法会计鉴定等。 (五)辨认笔录 包括:被害人、证人、犯罪嫌疑人对案发〗现场、犯罪嫌疑人、作案工具,及其他与案件有关物品、场所的辨认。 (六)视听资料 1、现场监■控视听资料。包括记载犯罪嫌疑人犯罪情况的现场监控录像ㄨ、录音资料。 2、相关人员通≡过录音录像设备拍摄的视听资料。包括现场当事人、证人用手机、相机等设备拍摄的反◎映案件情况的资料。 3、审讯过程视听资料。包括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经过的录音、录像资料等。 (七)其他证据材料 1、犯罪嫌疑人自书、投案、前科劣迹材料及户籍证明材料等。 2、抓获经过、出警经过、报案材料等。 |
返回
![]() |